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底火锅创业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海底捞为什么要上市?
  2. 海底捞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3. 海底捞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4. 海底捞创业动机?

海底捞为什么上市

海底捞现在没有上市,上市的是公司旗下两家公司:颐海国际(1579.HK)和优鼎优(871375.OC)。

颐海国际2016年7月13日上市,12月26日总市值约71.71亿港元。颐海国际是海底捞集团火锅底料产品独家供货商,向海底捞集团提供锅底料及调味料产品;也为家庭烹饪客户餐饮服务供应商以及食品行业公司供应烹饪调味料。

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截止2017年6月30日,颐海国际拥有43款底料产品、7款蘸料产品及16款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较2016年底同期分别增加了3款底料产品及2款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公司的经销商覆盖中国31个省级地区及14个海外国家及地区。

2017年中报显示,颐海国际上半年营业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56.62%;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98.95%。

优鼎优2017年4月18日在新三板挂牌,而优鼎优旗下的主要资产便是海底捞旗下的有一子品牌——U鼎冒菜。公司销售模式门店销售和通过外卖平台销售相结合,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门店,并与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平台合作进行餐饮食品销售,提供优质餐饮食品给消费者,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产品销售。北京是公司主要的市场

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345.51万元,同比增长5.***%;亏损135.12万元,而在2016年同期公司盈利23.61万元。主要变化原因是公司关闭部分门店导致收入减少,且公司管理费用增加。

海底捞这么多年上市传闻不断,而且辗转反复,其实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随着海底捞系旗下的颐海国际、蜀海、优鼎优和微海等公司分拆或上市,成就了一大批公司元老和员工很多人都眼巴巴的等着通过海底捞上市获得身价倍增;

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企业内部需要以上市公司的治理方式来让企业运营获得更高的效率。

外部环境是,颐海国际和优鼎优上市,获得了较强的资本运营经验,也给企业带来了充沛的活力,这其实也给海底捞上市提供了可贵的上市经验。

另外,随着海底捞较为激进的门店扩张策略,导致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为了对外抗衡对手,构筑护城河,必须有资本的支持,此前仅靠银行融资渠道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企业扩张所需的资金,所以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登陆港股上市势在必得。

海底捞上市的原因很简单,管理层和股东需要在保持对公司的控制之下募集资金用于公司的扩张,另外就是让自己的付出得到资本市场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海底捞想要上市的原因。

募集资本市场资金

海底捞上市之后,就可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资金,只需要发行一些股票就可以募集大量资金,海底捞也是缺钱的,缺钱是因为海底捞想要快速扩张,海底捞作为火锅领域的大品牌,也不满足于只做一辈子火锅,也开始想利用资金来疯狂开店,做大做强,募集资金正好是用于做这个的。

实现个人身价增长

既然有了公司,没有不想上市的,除了一些特殊的创始人和CEO之外,其他公司的创始人和CEO都是希望上市的,只有上市,手中的股份才可以换成资本市场上面的资金,才可以真正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身价暴增,本来只是一些股份,上市之后这些股份就可以变成千万元几个亿甚至几十亿几百亿,还是很诱惑人的,海底捞也不例外。

企业做大做强之后都是希望上市的,只有企业上市才算真正把一个企业做成功了,上市更是众多企业梦想。

打字不易,点个赞吧,评论说说你的看法,欢迎关注小车点评,每一个读者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一个月之前还在否认上市计划的海底捞,但2018年5月17日海底捞却迅速递交港股IPO招股书。“根据招股书,海底捞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6.37亿元,同比增长36%,稳居国内餐饮行业第一;2017年实现11.94亿元的净利润,远超同行业其他企业。海底捞在报告期内收入、利润都出现快速增长,收入由2015年的57.57亿元按3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而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那么,“不差钱”的海底捞为什么要上市?据招股说明书,此次海底捞预计上市募集资金的60%用于开店扩张***, 20%将用于开发及实施新技术, 15%用于偿还贷款,剩下的约5%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招股书预计,2018年海底捞将开设180家-220家新餐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海底捞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战略扩张和技术开发,专注于主营业务餐厅经营的内生性发展

一、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奋起直追,业务扩张志在必得。据海底捞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国内地餐厅人均消费水平逐年增加。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均消费金额分别为89.8元、92.8元和94.5元,竟然高于二线城市的86.1元、88.5元和92.6元,消费水平甚至赶超一线城市。不断崛起的市场需求和升级化的消费水平吸引着海底捞不断扩大业务规模。

二、投资回收周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强劲。据称,海底捞大多数餐厅6到13个月就能收回投资[_a***_],营业3个月便能实现盈亏平衡,仅耗用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时间。而其翻台率也由2015年的每天4.0次平稳增加至2016年的每天4.5次以及2017七年的每天5.0次。每一家餐厅都将成为海底捞赚钱的马达。

三、品牌优势明显,辐射效应带来边际效益。新扩张的业务在“海底捞”的光环下省下巨额的宣传费用,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特有经营模式下迅速步入正轨,为企业的营业利润“添砖加瓦”。海底捞设有会员制度,截至2017年12月末,海底捞拥有逾1390万名会员。根据第三方调查,接近7成曾在海底捞就餐过的参与调查者至少每月在海底捞用餐一次,而98.2%曾在海底捞就餐过的参与调查者表示愿意再次就餐。

海底捞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海底捞最初是由张勇四川省成立的一家小餐馆名字寓意是从汤里涮菜,就像在海里面捞东西一样,所以叫做海底捞,于1994年在四川简阳成立。

崭露头角,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海底捞已俨然成为火锅品牌的龙头,并且在2011年,“海底捞”也确实展露了自己的头角,这个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火锅品牌。

驰名海外,光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还不够,必须要把眼光放向更长远的地方,比如说海外市场,在2012年,首家海外门店在新加坡开设,海底捞这个品牌也正式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开展全球化扩张道路。

海底捞始终高扬“绿色,健康,营养,特色”的大旗,致力于火锅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在继承川、渝餐饮文化原有的“麻、辣、鲜、香、嫩、脆”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独特、纯正、鲜美的口味和营养健康的菜品,赢得了顾客的一致推崇并在众多的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好火锅自己会说话”的良好口碑。

海底捞始终坚持“绿色,无公害,一次性”的选料和底料原则,严把原料关,配料关,十三年来历经市场和顾客的检验,成功的打造出信誉度高。经过十五年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团结拼搏,海底捞逐步从一个不知名的 海底捞小火锅门店起步,发展成为今天拥有数千余名员工,拥有一批食品、饮食,营养,工程,仓储、管理方面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成为拥有三十二家直营分店,直营店经营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

海底捞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994年,张勇和朋友打了四张火锅桌子,在简阳创立了海底捞。1999年,海底捞第一次走出四川,到西安开店。2004年,成立10年的海底捞仅在3个地方开了6家店。2007年,海底捞才进入北京市场。2014年,海底捞门店数不过112家,从2015年起才开始快速发展。

海底捞创业动机?

90年代初期,迎来下海潮。张勇也有辞职创业的想法,辞职后他在四川简阳开了一家面积大约20平米的小辣椒串串火锅店

“小辣椒”路的对面有一个美发店,店里有位年轻的女员工酷爱吃火锅,经常来光顾。

时间一长,小辣椒的主人张勇爱上了美发店的女员工舒萍。初恋之火浇灭了他的创业热情,他决定关掉店铺

过了几个月,没钱又没正经工作的张勇从爱情中幡然醒悟,决定重操旧业。

于是和朋友一起筹了8000元开始重新创业,却为取什么名字而发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底捞火锅创业背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